正在阅读:【营养贴士】“脂肪”到底是敌是友?我们该如何科学选择?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营养贴士】“脂肪”到底是敌是友?我们该如何科学选择?

【营养贴士】“脂肪”到底是敌是友?我们该如何科学选择?

2020
12/30
作者头像

张丹妮

个人
+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摘自《科学用油与心脑血管健康营养指导手册》
A-
A+
【摘要】“脂肪”到底是敌是友?我们该如何科学选择?有何使用技巧?快来了解一下:

  【营养贴士】“脂肪”到底是敌是友?我们该如何科学选择?

       经济和技术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需求早已从“吃饱就行”的层面,提高到“不仅要吃饱,还要能维持体型、预防慢病”的层面。同时,诸多科学研究为我们揭晓健康长寿的秘诀。

  这些理念和科学成果极大地指导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但是也有不少人走入了误区。了解到过多体脂肪会为身体带来极大的健康威胁,于是便处处拒绝脂肪,尤其是从食物中摄入的膳食脂肪,推崇极低脂肪膳食模式。那么,这样的做法是否可取呢?

  脂肪到底是敌是友

  事实上,我们的生存是依赖脂肪的。

  人体内脂肪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储存能量以备不时之需,为机体隔热保温,构成细胞膜成分,以及多种内分泌作用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

  另一方面,食物中的脂肪也肩负不可替代的责任,包括提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A等),增加饱腹感、调节进食量,以及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促进食欲。

  说回长胖、体脂肪囤积这一点,它不能被简单粗暴地归因于膳食脂肪的摄入。人长胖的原因是膳食热量摄入超过身体消耗,而膳食热量则是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者共同提供的。所以说,不止是脂肪,供能营养素任何一方长期过量摄入,都可导致体脂肪囤积。

  与许多人想象中不同的是,科学合理地摄入膳食脂肪、优化膳食脂肪摄入种类,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总死亡率相关。因此,在数量和质量得以合理管控的前提下,脂肪实属我们的友军,不该拒之于大门之外。

  我们应该怎么选择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食用油中的脂肪酸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大不相同。

  研究表明,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应该控制摄入量至能量摄入的8%以内。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畜肉、乳制品、以及热带植物油(比如椰子油)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吃肉眼看得见的肥肉、不用荤油做饭的方式,来控制摄入量。

  另一方面,我们人体必需的、对健康有益的脂肪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我们炒菜经常的使用的植物油,比如葵花籽油、玉米油、亚麻籽油、橄榄油、玉米油等,以及海洋鱼类和藻类,这三类食物应该作为日常膳食脂肪的主要来源。

  食用技巧

  脂肪不能不吃,但是也不能过量。从均衡膳食的角度出发,脂肪能能供给应该占总能量的20~30%,或每天25~30g;如果存在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等,应进一步控制摄入量至20g。

  值得注意的是,各种植物油的脂肪酸构成不尽相同,比如葵花籽油中亚油酸含量较高,还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植物固醇;大豆油富含亚油酸的同时,还富含锌和卵磷脂。因此,我们应该各种植物油组合搭配、或不断交替食用,植物油彼此之间取长补短。

  使用植物油炒菜时,不要把油烧得冒烟在炒,这样的操作容易破坏植物油的营养价值,还会产生致癌物。“热锅冷油”是最好的方式,也就是把锅烧热,放入油后就立刻炒菜。

  另外,植物油也不宜重复使用。这是因为油脂在高温下加热10分钟之后,可发生变质,营养价值降低,脂肪酸的结构会发生改变,不利于健康。

  以上即是酷客健康资讯-热点频道为你分享的“【营养贴士】“脂肪”到底是敌是友?我们该如何科学选择?”内容,关注更多医疗及疾病、营养健康、中医养生等相关科普内容,本站将及时与你分享。酷客健康,医疗健康新通道,尽请关注!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酷客健康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iapeng@hqwx.com)
收藏

收藏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