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医医案| 吐血 皮下紫癜(血证)的中医治疗医案一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 > 疾病 > 中医医案| 吐血 皮下紫癜(血证)的中医治疗医案一则

中医医案| 吐血 皮下紫癜(血证)的中医治疗医案一则

2020
09/24
作者头像

张丹妮

个人
+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酷客健康
A-
A+
【摘要】分享吐血 皮下紫癜,即中医血证的治疗医案一则:

中医医案 吐血 皮下紫癜(血证)的中医治疗医案一则

  张xx,男,21岁,未婚,农民。1977年6月9日初诊。主诉:在十三岁时患过骨髓炎已愈。近来不断吐血,全身上下四肢均出现大小不等的片状紫癜。经当地医院不断医治无效。

  症状:不断吐血,血色紫暗,时多时少,面色黄瘦,全身上下四肢均有大小不规律的紫癜,下午低烧,手足心发热,头晕目花,心悸气短,乏力无神,食欲减少,口干舌燥,大便头色黑而干,小便色黄。

  检查:脉象细涩而数,舌质黯红,舌边有瘀血小点,舌苔薄黄微腻。体温37.5℃。血压:90/60mmHg。血小板5万/mm³。触诊;肝脾不肿大,腹部平软。

  辨证:心肾阴虚,阴热内生,脉络损伤,血溢于外,瘀于皮下面成紫癜。

  治则:滋阴凉血,引血归经。

  处方:生地25g,玄参15g,旱莲草30g,丹皮10g,赤芍10g,地骨皮20g,仙鹤草30g,当归10g,泽兰叶20g,甘草5g,青黛粉10g。童便(引)。每天煎服一剂,忌辛热食物。

  6月14日二诊:吐血已止,但紫癜如故,无异常改变。继服原方。

  6月20日三诊:紫瘢渐消,低热亦止,食欲好转,大小便正常,但头晕、心悸、出虚汗。脉虚缓无力,舌质红、苔淡白。体温37℃。血压100/70mmHg。按原方去地骨皮、仙鹤草、丹皮,加黄芪20g,太子参20g,日服一剂。

  7月3日四诊:紫癜消失,吐血全止,基本痊愈。

  按:本病属于血证范围,因为心主血,心肾不足,阴虚内热,血不循经为病。方用当归、生地、玄参、赤芍滋阴养血;地骨皮、丹皮清阴分之热,旱莲草、仙鹤草、泽兰叶活瘀血生新血,止皮下出血。使阴复热去而紫癜全然消失。但因气血已伤,血气未充,故减去地骨皮、丹皮、旱莲草、仙鹤草等,加太子参、黄芪以安其正。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

  以上即是酷客健康资讯-疾病频道为你分享的“中医医案| 吐血 皮下紫癜(血证)的中医治疗医案一则”内容。关注更多中医医案相关资讯,本站将及时与你分享。酷客健康,医疗健康新通道,尽请关注!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酷客健康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iapeng@hqwx.com)
收藏

收藏

为你推荐

中医临床| 针刺、拔罐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医临床 中医医案 血证 皮下紫癜 2020/07/16

中医临床| 名老中医擅用小柴胡汤加减调治乳腺癌术后患者

中医临床 中医医案 血证 皮下紫癜 2020/07/28

中医临床| 主穴取哑门、扶突、环跳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医临床 中医医案 血证 皮下紫癜 2020/07/29

中医临床| 中医治痹证之“五要”

中医临床 中医医案 血证 皮下紫癜 2020/07/29

中医临床| 唇舌紫黯的血瘀质还能如何辨?怎么调?

中医临床 中医医案 血证 皮下紫癜 2020/07/30

中医临床| 腕部过劳易患腱鞘炎 中医治疗方法多

中医临床 中医医案 血证 皮下紫癜 2020/07/30

中医临床| 国医大师李佃贵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

中医临床 中医医案 血证 皮下紫癜 2020/08/01

中医临床| 中医治呕需辨明病机 不可见呕止呕

中医临床 中医医案 血证 皮下紫癜 2020/08/04

中医临床医案分享| 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

中医临床 中医医案 血证 皮下紫癜 2020/08/04

中医临床| 口眼㖞斜之证 面瘫分期针刺治疗

中医临床 中医医案 血证 皮下紫癜 2020/08/0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