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血稠”会发生心血管疾病?!别再被伪科学骗了 医学中没有“血稠”病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血稠”会发生心血管疾病?!别再被伪科学骗了 医学中没有“血稠”病症

“血稠”会发生心血管疾病?!别再被伪科学骗了 医学中没有“血稠”病症

2020
07/24
作者头像

张丹妮

个人
+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中国医学论坛报综合自健康时报、京医通及网络等
A-
A+
【摘要】“血稠”会发生心血管疾病?需要时不时输液让血液变“清”?别再被伪科学骗了!医学中没有“血稠”病症: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该怎么做?

  世界卫生组织评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和家族直系亲属有患心脑血管疾病,这八大危险因素决定了血管的健康状况。我们要从诱因入手,积极预防:

  1定期检查血脂异常情况建议:① 20岁以上,40岁以下人群,3~5年测1次血脂。②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如果从未出现过血脂异常,每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③ 已有血脂异常的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1次血脂。

  2定期测血压没有高血压的成年人,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高血压患者最好每天早晚都要测一下,做好血压监控。

  3科学运动,尤其推荐「步行」坚持步行可以达到降胆固醇,降血压,以及减重的目的,另外步行还能加速血液循环。只要坚持步行1年以上,能有效延缓早期动脉硬化进展。

  4管住嘴非常关键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少吃糖和主食,适当吃些粗粮,多吃多食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水果蔬菜。

  5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别熬夜,保证睡眠、调整恶劣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对心血管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6积极控制已患慢性病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尽可能的将其保持在理想的水平上。

  保护血管,这些生活习惯得改改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损伤、硬化。不如从现在开始别再给血管添堵!

  1少吃油腻食物

  炒菜吃完一层油、油炸食品不离手……长期大量的高油饮食,会升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等的含量。这些物质会在附着沉积在血管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失去弹性并变得狭窄。

  2别吸烟、酗酒,伤血管!

  香烟通过使动脉壁产生结构损伤,使人类血管老化过程提前10年。而饮酒过多,血管容易失去弹性、变硬,出现高血压。3别吃得太咸,毁血管!

  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间,是相互促进,呈恶性循环,而我们知道,高盐饮食可以造成高血压。减少钠盐摄入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尤其是对于血压较高者、老年患者和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限盐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5~6mmHg,正常人血压下降2~3mmHg。 4别久坐不动,血管硬化!

  研究证实,坐的时间越长,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久坐行为与与血管硬化和损伤、血压升高和血液中脂肪增加有关。

  而运动有助于减慢血管堵塞。不管是快走、慢跑、游泳、打羽毛球,连续做30分钟,有利于血压、血糖、血脂的下降,特别是有利于甘油三酯的下降。 5别让身体太胖,血管“坏”的更快!

  肚子大的人,血管“坏”的更快。人体肚子上的大网膜是用来放脂肪的,长时间吃高脂饮食或是吃太多,消化不了多余的脂肪就会先存肚皮上。可如果脂肪摄入仍在不断增加,肚子上存放满了就会转到血管、肝脏上,就会造成血管脂质沉积、胆固醇越积越多而造成动脉硬化。 6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高压力、经常情绪化的人也是动脉硬化的高危人群。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必然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和痉挛,同时血管压力也会增加,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而导致动脉硬化。一定要学会管理情绪,像攀比心理、满腹牢骚等对血管都不利,要保持豁达的心态,及时释放压力。

  与其做血流变检查,偏信“血稠”这样一种概念,想尽办法改善“血稠”,倒不如多关心自己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血脂、血压和血糖等,这才是正道!

  中老年人群特别是已经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的患者,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干预。

  总之,别再被“血稠”这种不科学的理论蒙蔽了!也别动不动就输液“通血管”了。

       以上即是酷客健康资讯-热点频道为你分享的““血稠”会发生心血管疾病?!别再被伪科学骗了 医学中没有“血稠”病症”内容。更多伪科学揭秘,本站将及时与你分享。酷客健康,医疗健康新通道,尽请关注!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酷客健康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iapeng@hqwx.com)
收藏

收藏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