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血稠”会发生心血管疾病?!别再被伪科学骗了 医学中没有“血稠”病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血稠”会发生心血管疾病?!别再被伪科学骗了 医学中没有“血稠”病症

“血稠”会发生心血管疾病?!别再被伪科学骗了 医学中没有“血稠”病症

2020
07/24
作者头像

张丹妮

个人
+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中国医学论坛报综合自健康时报、京医通及网络等
A-
A+
【摘要】“血稠”会发生心血管疾病?需要时不时输液让血液变“清”?别再被伪科学骗了!医学中没有“血稠”病症:

  “血稠”会发生心血管疾病?!别再被伪科学骗了 医学中没有“血稠”病症

     “血液粘稠,容易心梗、脑梗”“血管里有垃圾、毒素,得排毒!”“疏通血管、治疗血栓!”“定期输液,预防心血管病”——这些说法都是错的!!!

  很多人一听“血稠”这个词,就紧张得不得了:是不是说我的血液太粘稠,流不动了,要发生血栓,得脑梗、心梗了?

  不少人赶紧吃上各种保健品,想让血液变稀点儿。一些老年人则是每年都定期去医院输液,觉得这样就疏通血管了。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大家因为不了解所以更恐惧的心理,堂而皇之地兜售各种仪器、保健品甚至非法药品,改善“血稠”!

  “‘疏通血管’这个词汇是最能忽悠人的骗局!”最近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老年病一科主任医师郭艺芳在其微信公号上刊文说道。

  不少人相信,心梗脑梗是因为血管堵了,血管堵是因为血管中垃圾多了,用某些药物清理血管垃圾,就可以使血管恢复通畅,于是就不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了。这些话听上去很有道理,实际上是最大的谎言!

  医学上没有“血稠”这种病症

  医学上并没有“血稠”这个说法。所谓“治疗血稠”就是一个噱头,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别再被蒙蔽了。

  从字面上理解“血液粘稠”,是医学上“血液流变学”的概念,大概相当于血液的高凝状态,与血流、血浆和血液成分都有关系。并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血稠”就是血脂高了,要堵住血管,容易产生发生血栓的意思。

  做血流变检查测“血稠”?没有必要!

  临床上确实有一项血液流变学检查(简称血流变)来评价血液的粘稠度。很多人单单从字面意义上联想,就会认为:血稠→血流变慢→血液凝滞→形成血栓。

  但这样理解是片面的。血流变指标其实和心梗脑梗这样的心脑血管事件没有直接关联,其在实际临床中的意义也非常有限。

  而且临床血流变检查会受到标本采集、运输、处理、保存,以及仪器、试剂、方法学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且,血流变受机体自身影响很多,甚至你喝完水、跑完步前后差别都很大。

  同一份血标本放不同机器上检测,甚至同一台机器上前后测定,得出的结果都不一样,所以,它不能如实反映体内真实的血液凝固情况,更不能起到预测血栓和血管事件的作用。

  临床上不会凭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来预测或者诊断疾病(包括事件),不会因此决定谁需要使用抗栓药物,也不会据此判断治疗的效果。

  血稠≠高血脂

  “血稠”“血稀”不是体内水多、水少和血脂高、低那么简单的事情。

  高血脂并不一定能让血液真的“变稠”。就像一锅八宝粥,某一两种豆子变多了,并不一定能决定整锅粥的稀稠程度。

  导致血脂高的主要原因,并不仅仅是吃了太多脂肪,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体对脂类物质的代谢出了问题。

  身体的代谢问题想依靠保健品来解决是不可能的。一味轻信那些保健品,放弃了正规的调脂治疗,不但不会降血脂,反而可能加重血脂紊乱,增加心梗、卒中的危险。

  血管不是下水道,没有所谓的“垃圾”

  我们的血管不是下水道,血液中没有一些人所想象的那些有形垃圾。假如血液中真的漂浮着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恐怕生命早就终止了!

  也不要把血管想象成铁管子,铁管子里面有了水垢,可以用铁刷子刷刷、用铁钩子划划、用硫酸烧烧,血管可不行。

  血管也是肉长的,假如真的有药物能够把血液里所谓的“垃圾”融化,恐怕血管也会紧跟着化掉了,这样的话人还能活吗?

  人体不需要“排毒”

  的确,人体内会不断产生一些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是人体新陈代谢时产生的自然产物,正常情况下,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的排泄器官,最终排出体外,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即便肾衰竭的人,血液中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来也不会导致血管堵塞。所以说血液中垃圾堵塞血管无异于痴人说梦!

  此外,所谓的“肠道排毒”,其本质就是泻药,让你拉肚子,这样反而不利于肠道的健康。另外,长期服用那些乱七八糟的产品,反而可能增加了肝、肾的工作负担。

  “血稠”就要输液通血管?压根没有根据!

  所谓“血稠”不是预测将来会不会发生中风的指标,定期输液疏通血管更是没有科学根据。这种理念害人不浅,不仅没有用,浪费时间钱财,搞不好还会出问题。

  输液用的药物主要以中成药和扩张血管的西药为主,发挥药效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只会短暂起作用。想要达到预防心脑血管问题,可能性不太大。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对脑卒中后每年定期输液和不输液进行科学的临床对比研究。过多输液,反而会给身体带来危害。输液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等不良事件,诱发或加重疾病。

  我们的血管为什么会堵?

  既然血管中没有所谓的“垃圾”,那么我们常说的堵塞、狭窄是怎么来的?

  其实,人在刚出生时动脉内壁光滑而富有弹性。

  而随着我们对身体的使用,脂质、胆固醇开始在血管内沉积,形成粥样斑块,血管壁也随之增厚、变硬、钙化,这个过程就是“粥样硬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管堵了。

  而生活中,血管堵塞的速度和情况也与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年纪有关。一般女性55岁、男性45岁以后,身体的衰老开始真正来临,血管斑块沉积的速度也会加快,血管壁随之也会越来越厚。

  预防血栓、血管事件,该关心什么?

  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吸烟,其他还有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与代谢综合征和精神心理因素等。

  因此,在专业医生的眼里只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等危险因素来评价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并不会关注是否血液粘稠的问题。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如中风、心梗),主要是要调节血脂,同时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戒烟、运动,保持合理健康的膳食习惯等。

  健康生活方式能预防各种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的出现;

  及时发现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能够减少和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高危或极高危患者使用他汀+阿司匹林能够预防发生血管事件;

  发生一次血管事件后,要通过有效的二级预防防止再发生血管事件,最终防止血管性死亡。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酷客健康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iapeng@hqwx.com)
收藏

收藏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