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文字记载见于《五十二病方》书中记载:“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枣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二斗米顷,而张角,絮以小绳,剖以刀……”。“角”即动物的犄角,”动物犄角因而成为拔罐罐具,故称古代拔罐疗法为“角法”。秦汉时期,陶土罐开始发展,此时,仍然称拔罐为“角法”,其意并非指兽角,而是指吸拔之义。魏晋南北朝时期,角法的临床应用已比较广泛,使用的罐具多有动物犄角所制。
1.萌芽阶段
唐朝开始出现竹罐,竹罐具有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轻便耐用、便于携带、经济实惠和不易打破等优点。但竹罐也有其局限性,即易裂、漏气、不透明和无法观察罐内皮肤的变化。此后,随着竹罐的出现和吸拔方法的改进,水煮竹罐也随之产生。为后世药物煮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元时期,竹罐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并完全取代了角制罐,元代在运用竹罐的基础上出现了最早的药罐,到明代拔罐疗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的重要外治方法之一。
2.成长阶段
清朝时期出现了陶瓷罐,陶瓷罐用陶土做成罐坯后烧制而成,上底光滑圆整,厚薄均匀,吸力较大,吸拔方法是火力排气法。
19世纪末期,罐具随着玻璃器具的产生出现了沿用至今的玻璃罐,其优点是造型美观、清晰透明,便于拔罐时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从而掌握拔罐时间,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罐具,缺点为导热快、易烫伤及容易破损。
3. 成熟阶段
拔罐疗法可运用于各类常见皮肤病如蛇串疮(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可选用坐罐法;脾虚湿蕴证可选用闪罐法;气滞血瘀证可选用刺络拔罐法;白疕(银屑病)--血热证常选用闪罐法;血虚风燥证常选用走罐法;血瘀证常选用坐罐法。
以上就是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拔罐疗法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大家喜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本平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