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推广公勺公筷,先从消除对“分餐制”误解开始

推广公勺公筷,先从消除对“分餐制”误解开始

2020
05/28
作者头像

张丹妮

个人
+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毛丽君/ 新民晚报
A-
A+
【摘要】公勺公筷,添双筷子养成健康好习惯。酷客健康此前也分享不少关于公勺公筷制的好处。近日媒体报道发现不少群众还是对于分餐制有所误解,这篇文章就是化解”误会“的开始,请阅读:

稿定设计导出-20200511-110902.png  

  原标题:推广公筷公勺,从消除对“分餐制”的误解开始

                                                                               “分餐制,是不是就不能吃火锅了?”

  “小火锅。”

  “那是不是大火锅就吃不了了?”

  “可以用公筷公勺啊!”

  简单的对话,解开了我对于“分餐制”所有的疑惑,相信这也是很多对“分餐制”有误解的人,需要理清的逻辑关系。

  说到“分餐制”,很多人自然而然会带入西方“一人一份餐”“自己吃自己的”,甚至是分桌而食、全然分开的刻板印象。实则不然。

  上海市文明办公筷推广海报

  图片来源:上海市文明办

  4月29日,上海市率先发布《餐饮服务单位分餐制管理服务规范》中对于“分餐”的定义是,“服务人员使用公用餐具分派菜点、就餐者使用公用餐具夹取菜点,就餐者使用个人餐具食用的就餐方式”,对于“分餐制”的定义则是“餐饮服务单位为两人以上聚餐的就餐者提供分餐服务的模式”。

  通俗地说,就是两个人以上一起到饭店吃饭,饭店要提供公筷公勺,让吃饭的人可以实现“分餐”的目的,而吃饭的人也要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当然,如果通过自助餐、一人一份餐等形式实现“分餐”,同样也是可以的。说到底,目前上海乃至全国大力推广、得到九成以上市民支持的公筷公勺,正是分餐制最主要的实现途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警醒与反思,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习俗礼仪,“合餐制”在表达人们亲密温馨氛围的同时,也为疾病的传播埋下隐患。公共卫生专家明确指出,合餐时的筷来箸往会造成交叉污染,筷勺上粘附唾液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会借此扩散,成为疾病的重要传播途径。

  推行使用公筷公勺是倡导文明健康就餐行为、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上海建设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的重要一步,也是上海建设文明之城的必要环节,看似日常饮食习惯的“小事”,实则意义重大。而在倡导使用公筷公勺上,上海是认真的。

  2019年7月30日,市文明办会同相关部门,在“冲刺100天,保障进博会”窗口服务保障工作动员会上,共同启动了“文明餐厅”创建活动,其中把“公筷公勺”使用作为“文明餐厅”必要条件。

  2020年2月,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向全体市民倡议:聚餐时,请一定不要忘记为每一道菜加公筷或公勺。无论是在饭店还是和家人用餐,都请使用公筷公勺。用餐人流较大的饭店,更应主动提供公筷公勺,倡导文明健康用餐;

  3月,上海120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在全市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议》的提案。提案建议修订《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中餐饮单位提供公筷、公匙的规定,把原规定餐饮单位应“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提供公筷、公匙等公用餐具”,改为餐饮单位应“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公筷、公匙等公用餐具”;

  4月,上海发布《餐饮服务单位分餐制管理规范》《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在全市酒店行业加快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即将出台包含倡导“公筷公勺分餐食”的市民公约等;

  5月,全国两会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秘书长陈靖等36位代表联名呼吁,在全国加大力度推行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倡导健康生活新时尚。在这份上海代表团内联名人数最多的建议中,陈靖提出,从国家层面制定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指导标准,并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考核。

  “推广使用公筷公勺,需要改变传承几千年的用餐习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正如陈靖代表所言,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既要选择时机,更要讲究策略、注重方法,做到合情、合理、有效。

  新冠疫情敲响的警钟时刻警醒着我们,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很有必要;而如今,推广使用公筷公勺,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在行动,越来越多的人在响应……至于你我,是时候消除对“分餐制”的误解,拿起公筷公勺,守护自己和他人舌尖上的健康了。

       以上即是酷客健康资讯-热点频道为您分享的“推广公勺公筷,先从消除对“分餐制”误解开始”内容。更多疾病健康资讯,本站将即是与您分享。酷客健康,医疗健康新通道,尽请关注!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酷客健康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iapeng@hqwx.com)
收藏

收藏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