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健康贴士】疫情期间"宅”家“宅”胖了怎么办?如何科学看待体重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健康贴士】疫情期间"宅”家“宅”胖了怎么办?如何科学看待体重

【健康贴士】疫情期间"宅”家“宅”胖了怎么办?如何科学看待体重

2020
05/13
作者头像

张丹妮

个人
+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酷客健康
A-
A+
【摘要】肥胖与很多疾病的发生相关,控制体重在一个正常范围内对预防很多疾病有着重要帮助。可是疫情期间,大家宅家没法出门锻炼,除了睡就是吃,很容易长胖。那么该如何科学减肥呢?

  肥胖

       肥胖常常和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疾病同时发生,还可伴随或并发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胆囊疾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骨关节病、静脉血栓、生育功能受损以及某些癌症等疾病。肥胖可能是这些健康问题的诱因和危险因素,也可能与这些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

  当一个人体重超标的时候,他或她的血管可能会说“血压、血糖、血脂要升高啦”,肌肉骨骼会说“负担太重啦”,心、肺、脑、肾等器官也会拉响预防疾病的警报。当我们在探讨胖是不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时,一定要把我们身体自己的意见也纳入考虑。

  有研究者认为,肥胖甚至是新冠病毒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在年轻患者中更是如此。美国和法国的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患者中,肥胖与更高的入院和重症可能性有关。

  胖,真的是一个问题。

  那么,该如何解决它呢?

  肥胖开始于脂肪积聚,而脂肪积聚的原因是摄入的能量超过了消耗的能量。这也同时给了我们对抗肥胖的两个途径:减少热量摄入和增加热量消耗。简单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大家:

  1. 限制来自于脂肪和糖的能量摄入;

  2. 增加水果、蔬菜以及豆类、全谷物及坚果的食用量;

  3. 定期进行身体活动(儿童每天60分钟,成人每周150分钟)。

  我胖了吗?

  对体重的判断不能只靠眼睛观察,而要借助科学的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为标准》给出了肥胖的判定指标:体重指数。

BMI指数

  体重,如何测量才好?

  1. 测量体重并非越频繁越好,每周测量一次体重是比较理想的。

  日常生活通常是以一个星期为一个小周期,体重在一周内有所波动,这属于正常现象。适当将测量体重的频率维持在每周一次,综合评估一个小周期的减重成果是相对准确的。

  2. 测量体重应选择固定的时段。

  每次测量体重应选择在同一时段、身着相同的衣服、在相同的环境,并且身体健康状况没有很大差异时进行。如清晨起床后、早餐前空腹时是一个比较好的测量时段,这时受进食的影响较小,并且身体经过一夜的休整状况相对稳定。

  减重,不可急于求成

  减重的速度不宜过快,减重目标不宜定的过高。在低能量膳食和适量增加运动的情况下,每周减重0.5公斤是健康减重的理想速度,一年之内比原有体重减少5%~10%会对健康有益。而且,要避免为追求“骨感美”而“减肥”,应将体重指数维持在正常水平。

        互联网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健身锻炼APP的发展也层出不穷,打开你的手机,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锻炼吧。

        更多健康相关资讯,本站将及时与您分享。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酷客健康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iapeng@hqwx.com)
收藏

收藏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