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口腔健康】“老掉牙”不应是常态 三招防牙齿提前“下岗”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口腔健康】“老掉牙”不应是常态 三招防牙齿提前“下岗”

【口腔健康】“老掉牙”不应是常态 三招防牙齿提前“下岗”

2020
08/26
作者头像

张丹妮

个人
+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酷客健康
A-
A+
【摘要】“老掉牙”不应是常态,50岁前掉牙不正常。三招教您防牙齿提前“下岗”。

  【口腔健康】“老掉牙”不应是常态 三招防牙齿提前“下岗”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老了以后牙齿掉光是很正常的事。这个谬论已经害苦了好几代人。其实,年龄和掉牙没有必然关系,老人也可能保有一口漂亮的牙齿。

  50岁前掉牙不正常

  人体器官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衰退,牙齿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人到了30岁,牙釉质开始逐渐变薄、变色,如果不认真刷牙,牙齿就会变黄。

  到了40岁左右,人的唾液分泌减少,对口腔的冲洗抑菌作用减弱,细菌开始逐渐存积,侵袭牙龈组织,使其萎缩,进而导致牙齿轻微松动,出现缝隙。此时很多人会发现,牙齿竟然变长了,其实是牙龈萎缩的表现。如果牙龈红肿、刷牙或咀嚼时出血,说明有牙龈炎。

  50岁时,牙釉质在口腔酸性环境中逐渐流失,让牙本质暴露,牙齿变得敏感易碎,容易出现损坏、缺失,牙周病随时可能缠上身。不少老年人的牙齿很敏感,吃冷、热、酸、甜的食物时会疼痛,这就是因为牙齿经过长时间磨损,与神经联系密切的深层牙体暴露,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

  60岁以后,牙齿变得松动无力,嚼东西没劲,别说排骨、肉类,就连蒜薹、芹菜都要焖软了才能咬得动,掉牙也开始困扰许多老年人。

  虽然牙齿在不断磨损,但只要注意口腔卫生,50岁之前是完全可以不掉牙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01年就提出“8020”计划,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美国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平均保有18.9颗牙齿,而中国仅为9.5。过去,日本人由于食物相对软,咀嚼较少,牙齿出了名的差,很多中年人都是一口烂牙。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日本21%的80岁老人能保留20颗牙齿。

  少一颗牙害全身

  人有28~32颗恒牙,很多人认为,缺一两颗牙无所谓。事实上,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等牙齿逐渐脱落,全身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第一,缺牙会影响老人的咀嚼能力和对营养的吸收。很多老人因为缺牙、坏牙而咀嚼无力,不能吃肉,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有些老人需要将芹菜等纤维含量高的蔬菜多煮一会才能吃下去,甚至从鲜绿色煮成了黄绿色,使其中维生素等有益成分几乎损失殆尽;还有的老人牙不好就“囫囵吞枣”,未经充分嚼碎的食物进入胃肠,会增加消化道负担,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可能诱发各种消化系统疾病。

  第二,掉一两颗牙会影响全口的健康。缺牙后,牙槽骨受不到正常的生理刺激,进而出现废用性萎缩,难以维持口腔颌面部的稳定。如果牙齿缺失较多,牙列完整性遭到破坏,剩余牙齿就容易出现倾斜、移位或向对侧伸长等现象,导致咬合关系紊乱、颌面部肌肉疼痛、张不开嘴等症状。余留牙齿的任务加重,会产生牙龈水肿、萎缩、牙齿松动、牙缝变大等隐患,引起龋齿、牙周病、口臭、邻牙脱落等。

  第三,诱发全身疾病。中国牙齿健康促进基金会去年发布的《牙缺失防治白皮书》指出,缺牙者患胃癌、肠癌的比例比牙齿健全者高30%;由于营养吸收差,缺牙者患心脏病、胃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和关节疾病的概率也大大高于牙齿健全者。国外研究表明,只有不到10颗牙齿的人,死于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比同龄同性别而有25颗以上牙齿的人高7倍。这是因为,缺牙会导致牙周病,大量细菌破坏牙龈沟和口腔黏膜基底膜,“闯入”血管,散布到心血管系统,破坏内皮细胞,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

  第四,加快记忆力衰退,诱发老年痴呆症。牙齿有很多神经与大脑相连,每天数万次的咀嚼动作,会通过三叉神经刺激大脑,就如同为大脑做保健运动。牙齿掉落后,大脑接受不到足够多的刺激,支配牙齿的神经中枢就容易逐渐萎缩,久而久之记忆力衰退,甚至会患上老年痴呆症。

  三招防牙提前“下岗”

  牙齿脱落可不单纯是自然老化现象,缺牙多数是由龋齿和牙周病等口腔问题导致的。因此只要积极预防,老人也可以保留一口好牙。

  每天2~3次正确刷牙是关键。早晚用巴氏刷牙法刷牙,可以及时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避免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生。数据显示,九成老年人都没有饭后漱口、睡前刷牙的习惯,不知道用牙线代替牙签,要改正这些错误做法,同时戒烟戒酒。

  除了刷牙漱口,老年人还可以每天按摩牙龈。漱口后,将食指放在脸部与牙龈相应的位置,轻轻上下按摩或画圈按摩,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注意用力要适当,以免对牙龈造成压迫性损伤。

  老年人在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总是吃质地柔软的食物会导致下颚退化,使牙床变得脆弱。中老年人不妨常吃一些质地较硬或有韧性的食物,比如绿叶菜、猪蹄等,增加咀嚼次数,但不要用力拉扯。吃猪蹄时,要先用刀子切成小块,每次吃一块,而不是拿着一整个猪蹄,用牙齿使劲撕扯。叩齿也属于咀嚼动作的一种,可以经常练习:先轻叩,上下牙轻轻碰撞,速度稍快;然后再咬叩,上下牙像咬东西一样,速度稍慢。

  牙掉了,就得赶紧补

  老人一定要摒弃“牙齿缺了就缺了,反正人都老了,就别折腾了”的错误想法。如果出现刷牙出血、牙痛、假牙不适、牙齿松动、牙缝变大、牙齿断裂或缺损等问题,应尽早去正规医院治疗,如牙周洁治、牙周冲洗上药或龈下刮治、翻瓣手术根治等,发现龋洞,应及早充填。如果出现明显松动,符合拔牙适应症,建议尽早拔除,避免牙周袋进一步加深,造成炎症恶性循环。

  已经掉牙的老人,可以选择镶牙或种植牙。传统的镶牙一般是装上固定牙桥或者活动义齿,但前者可能会牺牲掉健康的邻牙,后者不能充分恢复咀嚼效率。种植牙是将与人体骨质兼容性高的纯钛金属,制成类似牙根的形状,以手术方式植入牙槽骨内。1~6个月后,人工牙根与牙槽骨结合后,再制作烤瓷牙冠,术后咀嚼功能恢复较好。需要提醒的是,种植牙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做,不要到私人小诊所或美容医院。

  相关链接

  巴氏刷牙法

  选择软毛牙刷,刷牙时先刷上、下排牙齿的外侧面,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指向牙根方向;按牙龈至牙交界区的顺序,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前后短距离水平颤动10次,颤动时牙刷移动1毫米左右,每次刷2~3颗牙。然后再刷牙齿的内侧面,重复以上动作。

  刷门牙舌面时,将刷头竖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触龈缘或进入龈沟,做上下提拉颤动,从牙龈向牙冠方向拂刷,不做来回拂刷。

  最后刷咬合面,刷毛指向咬合面,做前后来回刷,注意上下左右区段都必须刷到。

       以上即是酷客健康资讯-热点频道为你分享的“【口腔健康】“老掉牙”不应是常态 三招防牙齿提前“下岗””内容。关注更多口腔健康热点资讯,本站将及时与你分享。酷客健康,医疗健康新通道,尽请关注!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酷客健康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iapeng@hqwx.com)
收藏

收藏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