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药学 > 中成药| 感冒用药需分清风寒外感还是风热外感

中成药| 感冒用药需分清风寒外感还是风热外感

2020
08/05
作者头像

张丹妮

个人
+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A-
A+
【摘要】感冒用了“感冒清热颗粒”效果却不佳?可能是你用错啦,感冒用药需分清风寒外感还是风热外感。

 中成药 感冒用药需分清风寒外感还是风热外感 

      有一种感冒药,家长应该很常用,但新手家长去OTC药房买药时极易犯错误,看到感冒清热颗粒有清热两个字,就想当然地认为它肯定治的是咽喉肿痛等热证。清热嘛,应该就是对症风热感冒啦。抱着这种想法的家长,一定是漏看了药品说明书,上面写着:该药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功效。它治的可是风寒外感,这也提醒家长们,给宝宝用药,一定要留心看说明书上的功效对症和儿童使用剂量。这种太常见的儿童感冒药,到底该怎么用?

  感冒清热颗粒治的是风寒外感

  感冒清热颗粒虽然有清热两个字,但主治的却是风寒外感。既然清热,为什么又能驱寒呢?虽然我们把感冒主要分成风寒风热两大类,但真正实践起来,很多家长还是会发现辨不清楚。这是因为,纯风热或纯风寒外感的宝宝,真的太少了。

  我们之前说,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为发热轻、恶寒重、流清涕、头痛、鼻塞等。但现实往往是宝宝明明大部分症状和风寒感冒对应,但又同时有喉咙痛、口舌眼睛红等热证,辩证起来似是而非,不知该如何用药。而感冒清热颗粒其实是一种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肌,疏达腠理,透邪外出等作用。组成感冒清热颗粒的绝大多数中药材,像荆芥、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白芷等,都是常见的解表中草药。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不论性味,都有强有力的、向外发散的推动力,能把外邪推出体外。

  如果宝宝风寒感冒后发烧,体内津液匮乏,这时用解表剂驱邪,向外排汗发散,本身就会损耗阴津。津液一少,内里的虚热就上来了。所以感冒清热颗粒清的并非风热外感的大热,而是风寒外感中的虚热。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宝宝处在风寒外感初期,比如吹风、吹空调后开始怕冷,刚开始打喷嚏、流清鼻涕,嗓子轻微不适,但还没有很严重,喝些紫苏泡水、淡豆豉水,也能好。如果在外无法煲水的情况下,服用感冒清热颗粒也能应急。

  宝宝具体的服用剂量是:1~3岁一次1/3包,一日2次;4~7岁1次1/2包,一日2次;8~12岁1次1包,一日2次。年龄较小的孩子,也可以选择“儿童版感冒清热颗粒”——儿感清口服液:每次10ml,一日2次;每次10ml,一日3次。

  感冒清热颗粒没必要用来预防

  既然感冒清热颗粒是解表剂,为何不能用来驱散风热病邪,治疗风热感冒呢?这是因为,感冒清热颗粒性辛温燥烈,不适合风热感冒的患儿服用。而且,它虽有清凉的功效,但功效比较弱,如果宝宝明显阴虚内热,甚至热的症状盖住了寒,形成表热里寒,用感冒清热颗粒效果就没那么好。

  治疗风热感冒要想正确地清热解表,首选银翘散。还有家长问,能不能给宝宝喝感冒清热颗粒预防时行感冒,比如流感之类?不赞成这种保健方法。宝宝不生病的根本是正气足。有很多安全、有效的食疗方可以做到,没必要专门吃药预防。

  风寒感冒还有积热如何用这药?

  风寒感冒+虚热的宝宝,常常会嗓子红肿干哑,口舌眼眶红红的,还经常口干要水喝。而积热实热的宝宝,很明显是吃了不消化,体内有废料垃圾淤堵,会舌苔黄腻、有口气、大便恶臭、晚上睡觉翻来覆去睡不安稳。

  如果出现积热的情况,其实也能用感冒清热颗粒,但清热的力度不够,也无法推动脾胃健运,疏通积食。这种时候,最好的方法,是用感冒清热颗粒+保和口服液/保和丸。驱邪的同时排出积滞和湿热,兼顾津液亏损的虚热。

  如果宝宝属于寒热夹杂,但热证过盛,盖过了原本的表寒症状,既像风热感冒(如流浓稠黄鼻涕,突起高热),又有寒的端倪(如怕冷,舌苔白厚),这种时候,可以主要用银翘散散里热,同时用感冒清热颗粒解表寒。

  有时候,明明用对了药,效果却不太理想,可能是因为调理没跟上。因此无论风寒风热,宝宝感冒期间,一定要清淡饮食,而且更需要多喝水、喝米汤补充津液。

    以上即是酷客健康论文-药学频道为你分享的“中成药| 感冒用药需分清风寒外感还是风热外感”内容。关注更多药学相关论文资讯,本站将及时与你分享。酷客健康,医疗健康新通道,尽请关注!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酷客健康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iapeng@hqwx.com)
收藏

收藏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