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在学习时报发表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的文章,马晓伟主任在本章中针对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未来医改的新方向。

5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在学习时报发表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的文章,文中指出要把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作为深化医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一以贯之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根本价值取向,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同时,马晓伟针对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未来医改的新方向。

整合现有卫生资源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

我国优质服务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患者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知名专家比较难,为解决“看病难”这一难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快推进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

在城市,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的原则,建设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在县域,按照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思路,建设县域医疗共同体。近期要重点建设100个城市医联体和500个县域共同体。

2、加强县医院建设

县医院是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的制高点。实施新一轮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提高肿瘤、心脑血管、感染性疾病等诊疗能力,推动在县域内解决90%的农民看病问题。

3、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

推动医疗、妇幼、疾控、康复、养老等信息系统功能融合,加快落实评价标准和行业规范,完善价格政策。在远程医疗已经覆盖所有贫困县的基础上,继续覆盖所有医联体、医共体,并延伸到乡和村。

4、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突出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发挥家庭医生贴近群众、熟悉患者、服务便利的优势,提供差异化服务,做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三医”同向发力、联动改革

马晓伟指出破解“看病贵”,必须“三医”同向发力、联动改革。

1、完善药品政策,降低药价

通过“4+7”集中招标采购、抗癌药零关税、专利药谈判等,利用我国市场优势大幅度降低药价。做好降价药品进医院工作,让改革红利顺畅传导到临床终端。

2、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研究推进国家基本药物供应保障综合试点,加快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推动建立失信经营者黑名单制度、短缺药品和原料药停产备案制度等。

3、加强公立医院管理

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提高医疗质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提高效率。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待遇。全面开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加强全行业监管。

聚焦重点人群,实施健康精准干预

文章中指出,要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守住母婴安全的基本面;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质,为一生健康打下好基础;着力解决尘肺病人的医疗和生活保障问题;重视和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服务;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医疗照护制度,深入推进医养结合。

在传染病方面要求,要做好艾滋病、结核病、丙型肝炎、血吸虫病的防控、防治工作。同时,要更加重视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促进预防、治疗、康复、管理融合发展。

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1、建立健全预约诊疗、远程医疗、临床路径管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等5项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2、创新多学科诊疗模式、急诊急救服务等,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3、适应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医联体内连续性医疗服务,大力推广日间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4、注重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发挥“互联网+医疗卫生”的支撑作用,实现健康信息“一卡通”,建设智慧医疗。

5、拓展优质护理和药学服务,注重人文关怀,弘扬职业精神,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个一”、“三合格”

马晓伟指出,要让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解决贫困人员的“基本医疗”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兜底保障

努力实现医疗救助制度全覆盖,到2020年将大病专项救治病种范围扩大到30种,基本覆盖因病致贫返贫的重大疾病。

2、强化基础建设

努力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即每个贫困县建好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建成1所政府办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卫生室;医疗技术人员“三合格”,即每个县医院每个专业科室、每个乡镇卫生院、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医生。推进三级医院“组团式”支援贫困地区县级医院。完善医务人员下基层激励和保障机制。

3、强化服务能力建设

加大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力度,着力整治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卫生问题,提高贫困群众健康防病意识。

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搭建,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必须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的基本原则,让卫生健康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以上内容就是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频道分享的《国家卫健委发文提出2019年医改重点》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