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医师资格综合笔试考试时间已经公布,考试时间为:8.26-27。参加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以下是环球医学教育网教育小编为考生整理的2017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必背考点:心电图诊断。希望能给考生带来帮助,预祝考生取得好成绩。更多内容请关注环球医学教育网教育在线医师资格频道。

    心电图诊断

    一、常规导联

    1.标准导联是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包括I、Ⅱ、III导联。

    (1)I导联心电图机正极接左上肢,负极接右上肢。

    (2)Ⅱ导联心电图机正极接左下肢,负极接右上肢。

    (3)III导联心电图机正极接左下肢,负极接左上肢。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1)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 探查电极置于右上肢并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左上、下肢连接构成无关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

    (2)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aVL) 探查电极置于左上肢并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右上肢与左下肢连接构成无关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

    (3)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aVF) 探查电极置于左下肢并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左、右上肢连接构成无关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

    标准导联I、Ⅱ、Ⅲ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统称为肢体导联。其中aVR导联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其余导联均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3.胸导联

    (1)V1导联胸骨右缘第4肋间,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2)V2导联 胸骨左缘第4肋间,作用同V。。

    (3)V3导联V2与V4连线的中点,反映室间隔及其附近的左、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4)V4导联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5)V5导联左腋前线V4水平处,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6)V6导联 左腋中线V5水平处,作用同V,。

    二、正常心电图

    (一)心电轴测定的临床意义

    1.正常心电轴一般在00一900之间。

    2.心电轴轻度或中度右偏(+900一+1200),不一定是病态,可见于正常婴儿、垂位心脏肺气肿和轻度右室肥大。心电轴显著右偏(+1200一+1800)及重度右偏(+1800一+2700),多为病态可见于右心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

    3.心电轴轻度或中度左偏(一300一一300),不一定是病态,可见于妊娠、肥胖、腹水、横位心和轻度左心室肥大。心电轴显著左偏(一300一一900),多为病态,可见于左心室肥大、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

    (二)心电图各部分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主要意义

    1.P波

    (1)形态 正常P波在多数导联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但双峰间距<0.04s。

    (2)方向 窦性P波在aVR导联倒置,在I、Ⅱ、aVF和V,一V。导联直立,其余导联可以直立、低平、双向或倒置。若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称为逆行P波,表示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

    (3)时间 正常P波时间≤O.1l s。P波时间>0.1l s,且切迹双峰间距≥O.04s,表示左心房肥大或心房内传导阻滞。

    (4)电压 肢体导联P波电压<0.25mY,胸导联<0.20mY。P波电压在肢导联≥O.25mY,胸导联≥O.20mY。提示右心房肥大。

    2.P—R间期 为0.12—0.20s。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值,称为P—R间期延长,见于I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12s,称为P—R间期缩短,见于预激综合征或房室交界性心律。

    3.QRS波群

    (1)时间 正常成人QRS波群时间为0.06~0.10s,QRS波群时间延长,见于心室肥大、心室内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

    (2)形态与电压 .

    ①胸导联:正常胸导联QRS波群形态较恒定。V1、V2导联多呈rS型,R/Sl,Rv5<2.5mV,超过此值常提示左心室肥大。 ②肢体导联:aVR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下,可呈Qr、rs、rSr’或QS型,其R<0.5mV,超过此值常提示右心室肥大。aVL和aVF导联QRS波群形态多变,可呈qR、qRs或Rs型,也可呈rS型,aVL的R<1.2mV,aVF的R<2.0mV,如超过此值,常提示左心室肥大。

    4.Q波 正常人除aVR导联可呈Qr外,其他导联Q波的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得超过O.04s,而且无切迹。正常时,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呈QS型,v,导联极少有q波,V5、V4导联常可见正常范围内的q波。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死。

    5.S—T段正常§一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有时可有轻度偏移。但在任何导联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S—T段上抬在V.一V,导联不超过O.3mV,其他导联均不超过0.1mV。S—T段下移超过正常范围是心肌损害的征象,也可见于低血钾、洋地黄作用、心室肥厚及室内传导阻滞等。S—T段上抬超过正常范围且弓背向上,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若为弓背向下则见于急性心包炎。S—T段上抬亦可见于变异型心绞痛、室壁膨胀瘤。

    6.T波

    (1)形态 正常的T波是一个不对称的宽大而光滑的波,其前支较长,后支较短。

    (2)方向 正常情况下,T波的方向与Qn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即aVR导联倒置,Ⅱ导联直立,其余导联的T波可直立、双向或倒置。

    (3)电压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损害、低血钾或洋地黄作用、心室肥厚及束支传导阻滞等。T波轻度增高无临床重要性,若显著增高则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与高血钾。

    7.Q—T间期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与复极所需要的总时间。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Q—T间期延长有较重要的意义,常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损害、心室肥大、心室内传导阻滞、低血钙、低血钾及胺碘酮、奎尼丁等药物影响。

    8.U波 是T波后O.02—0.04s时出现的一个振幅很小的波,其方向与T波方向一致,电压低于同导联的T波。明显u波升高见于血钾过低,也可见于服用奎尼丁、洋地黄、肾上腺索等药物之后。

    三、心房肥大

    (一)右心房肥大 P波高尖,电压≥0.25mV

    (二)左心房肥大 P波增宽,>O.11 s,常呈前低后高的双峰型,双峰间距≥O.04s

    (三)双房肥大 可见到既异常高大,又明显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

    四、心室肥大

    (一)左心室肥大 RV5>2.5mV

    (二)右心室肥大

    1.QRS波群电压改变:Rv1>1.0Mv、 心电轴右偏。

    五、心肌梗死与心肌缺血

    (一)心肌梗死基本图形

    1.缺血型T波改变 一般称为“冠状T波”,两支对称的尖深倒置T波。

    2.损伤型s—T段移位 主要表现为面向损伤心肌的导联S—T段抬高,明显抬高时呈弓背向上甚至可形成单向曲线。

    3.坏死型Q波改变坏死型的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面对梗死区的导联上Q波异常加深增宽(宽度≥O.04s,深度≥R/4),R波振幅降低,甚至R波消失而呈QS型。

    (二)心肌缺血

    1.心绞痛

    (1)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暂时性急性心肌缺血的表现:面对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O.1mV,T波倒置、低平或双向。

    (2)变异型心绞痛心电图特点为:S—T段抬高,常伴T波高耸,对应导联则表现为S—T段压低。

    2.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

    (1)s—T段压低除aVR导联外,其他导联的S—T段压低。

    (2)T波改变主要表现为低平、双向或倒置。心内膜部分心肌缺血可出现高大T波;心外膜部分心肌缺血时出现对称性倒置T波,呈现“冠状T波”特点时诊断较有把握。

    六、心律失常

    (一)过早搏动

    1.室性过早搏动 ①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其前无提早出现的异位P’波。②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QRS波群时间≥0.12s。③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④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即室性早搏前、后的两个窦性P波的时距等于窦性P—P间距的两倍。

    2.房性过早搏动 ①提早出现的房性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②P’一R间期≥O.12s。③房性P彼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波群。④房性早搏后的代偿间歇不完全。即房早前后的两个窦性P波的时距小于窦性P—P间距的两倍。

    3.交界性过早搏动①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j②提早出现的QRS波群之前或之后可有逆行P’波,也可见不到逆行P’波。若逆行P’波在QRS波群之前,P’一R间期<0.12s;若逆行P’波在QRS波群之后,R—P’间期

    (二)异位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①相当于一系列连续很快的房性或交界性早搏(连续3次以上),其频率大多数为150。250次/分钟,节律二般绝对规则。②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其时间<0.10s。③sT—T可无变化,但发作时S—T段下移和T波倒置者亦不少见。④如能确定房性P’波存在,且P’一R间期≥0.12s,则可称为房性心动过速;如为逆行P’波,P’一R间期<0.12s或R—P’间期<0.20s,则可称为交界性心动过速;如不能明确区分,则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2.室性心动过速①相当于一系列连续很快的室性早搏(连续3次或3次以上),频率多在150—200次/分钟,R—R大致相等,室律可略有不齐。②QRS波群畸形、增宽,时间≥O.12s,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③如能发现窦性P波,可见窦性P波的频率比QRS波群的频率明显缓慢,P波与QRS波群之间无固定关系。

    (三)心房颤动

    1.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等、间距不均、形态各异的心房颤动波(f波),其频率为350—600次/分钟。2.R—R间距绝对不匀齐,即心室率完全不规则。3.QRS波群形态一般与正常窦性者相同。

    (四)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1.心室扑动 常为一过性,如未能及时恢复正常,便会迅速转为心室颤动。心电图表现为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的心室扑动波,频率为180—250次/分钟。

    2.心室颇动心电图表现为:QRS—T波群完全消失,代之以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心室颤动波,频率为250—500次/分钟。最初的颤动波常较粗大,以后逐渐变小,如抢救无效最终将变为等电位线,示心脏电活动停止。

    (五)房室传导阻滞

    1-I度房室传导阻滞

    (1)窦性P波之后均伴随有QRS波群。(2)P—R间期≥O.21 s(老年人>0.22s)。

    2.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1)Ⅱ度I型 又称莫氏l型或文氏型。心电图表现为:①P波规律地出现;②P—R间期呈进行性延长(而R—R间距则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心室漏搏,其后P—R间期又恢复为最短,再逐渐延长,直至又出现心室漏搏。这种周而复始的现象,称为房室传导的文氏现象。房室传导比例常为3:2、4:3、5:4等。

    (2)Ⅱ度Ⅱ型 又称莫氏Ⅱ型。心电图表现为:P波有规律地出现,发生心室漏搏之前和之后的所有下传搏动的P—R间期都恒定(正常范围或延长),QRS波群成比例地脱漏,形态一般正常或增宽畸形。房室传导比例常为2:l、3:2、4:3等。

    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1)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P—P与R—R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

    (2)心房率>心室率,即P波频率高于QRS波群频率。

    (3)QRS波群形态正常或宽大畸形。

    七、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1.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

    2.确诊心肌梗死及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3.协助诊断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包炎。

    4.判定有无心房、心室肥大,从而协助某些心脏病的病因学诊断。例如风湿性、肺源性、高血压性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5.观察某些药物对心肌的影响,包括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如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可能对心肌有损害的药物。

    6.对某些电解质紊乱(如血钾、血钙的过高或过低),心电图不仅有助于诊断,还对指导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温馨提示:】2016年医师资格证书领取正在进行,请考生移步>>2016年医师资格证书领取及发放通知汇总考生关注最多的是医师综合笔试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预计在六月中旬,小编会为考生公布准考证打印时间,请考生注意医师综合笔试考试时间为2017年8月26日-8月27日,具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关注环球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www.kkxue.com/),了解更多医师资格资讯。

    小编推荐:

    2017年医师资格缴费通知汇总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汇总

  :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试用期合格证明截止日期汇总  环球医学教育网2017年医师资格报考指南专题上线